去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说到要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更大程度利企便民,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这句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房屋建造要换成另一种叫“装配式”的方式去建造。其中的这个关键词“装配式”换句话说就是指把预先造好的房屋“零件”在施工地点拼装起来,有点像搭积木。这样建造房屋优点就在于工期短,构件可以工业化批量生产,成批成套地制造。同时几乎不受气候影响,也不影响建筑品质。
中国的装配式建筑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人们对它的了解与20年前人们对中国电子商务和地产业的了解程度相近。人们习惯了传统方式就不愿意去尝试新事物,到最后后知后觉的人们又会在市场早已饱和后到处去找后悔药吃。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国内涌现了一批先行者,他们已经行动起来,完备的装配式建筑方案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标准,而并非停留在那种粗糙的简易房阶段。
其中最有名的要说2016年在上海浦东新区完工的23号工业化住宅,建造全过程仅仅82天。
另外,就在今年3月25日,北京迎来了首座装配式住宅——丰台区“成寿寺B5地块定向安置房项目”的结构封顶仪式。这座住宅不但采用了装配式建造的方式,还采用了钢结构一体化内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