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开放,成目前国内使用“铜铝复合板”幕墙面积最大的公共建筑
2017年5月1日,经过五年多的设计建设,承载着世博历史和记忆的“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了,这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博物馆,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全面展示世博专题的博物馆。
自中国2010 年上海世博会闭园后,国际展览局与上海市政府多次探讨,希望通过一座世博会博物馆向世界展示上海作为世博会举办城市的力量,并将上海城市的创新性和开放性传递给未来的世博会举办城市。华东总院在2012年包括Zaha Hadid, 矶崎新、AS等12家公司在内的国际投标中原创中标,并进行了后续的项目深化设计和施工配合。
项目位于上海世博会文化博览区域内,南邻南外滩河滨公园,北为龙华东路城市次干道,建筑总面积:46550平方米,建筑的主入口和后勤服务分区分别位于场地东西侧,避免了两者在空间上的相互干扰;结合场地周围交通及景观优势的特征,公共服务区和行政办公区分别位于场地的南侧和北侧。
设计方案以“永恒的瞬间”作为对150年世博会历史的演绎主题,将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欢乐记忆的容器”来收纳那些美好而短暂的回忆。
博物馆以石材和铜铝复合板幕墙构成的 “历史河谷”(外部公共展示空间)体现时间的“永恒”。以中间通透升腾的玻璃体“欢庆之云”(多功能特展厅)体现未来的“瞬间”,两者有机组合形成丰富的室内外互动空间,融合了世博记忆与城市生活,为上海增添了一处高品质的城市公共客厅。
世博会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的外幕墙使用铜板面积最大的公共建筑,“河谷”的幕墙材料由米色砂岩与特殊定制的 “铜铝复合板”组成。“欢庆之云”运用了罕见的高空受力结构体系——“悬浮钢结构外壳体”,使用了全数字技术生成,同时综合布置、整合设计机电设备及管线,实现了云厅室内空间的高效纯粹。整朵“云”由3730块三角玻璃组成,当你进入其内,如云中漫步,饱览美景,真可谓妙不可言,整栋建筑给人一种通透灵动之感。
建筑设计以全生命周期BIM系统为平台,整合运用多种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主被动技术,打造了“简能”的绿色建筑。比同类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低20%,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三星级绿色建筑。
作为上海的最新城市地标,世博会博物馆是上海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的一个亮点;同时作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世博文化与创新方面的知识库。进入世博会博物馆现场,只见整座建筑气势恢宏,线条流畅、晶莹剔透的“欢庆之云”漂浮于古铜色的“历史河谷”之间,极富艺术感。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记录着从1851年世博会(伦敦世界博览会)诞生之日起,至2010年上海世博会,再至以后历届世博会的历史,它将是世博会过去的延续和未来的开篇。